自選車牌 | 違章查詢 | 年審代辦會員登錄 | 用戶注冊
                                                                                          東莞汽車網 >> 汽車評論 >> 瀏覽文章

                                                                                          F6雙模電動汽車亮相解析比亞迪“生存密碼”

                                                                                          來源:都市風新聞網 作者:都市風新聞網 日期:2009年05月13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經濟觀察報

                                                                                            沒有讓公眾期待得太久,比亞迪于深圳高交會開幕前夕發布了鐵電池及F6雙模電動汽車,并宣布將在2008年下半年實現該類汽車的量產上市,2009年推出純電動車。這距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豪言“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2025年成為世界第一”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所謂雙模電動車,就是“電動車+混合動力”,可實現有電的時候用電,沒電的時候自動切換為用油。整個雙模動力系統的成本費用不過5萬元,將來大規模生產后還可降至3萬元。與傳統汽油車使用過程中高昂的油費相比,這筆費用已能夠為多數消費者所接受。

                                                                                            “2009年后,比亞迪所有的車型都將配備雙模電動系統,這種系統將會取代油電混合系統,成為世界上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車?!蓖鮽鞲5恼Z氣十分篤定。

                                                                                            但是仍然沒有多少人敢相信比亞迪會超越豐田,成為未來全球汽車業的老大。今年上半年,日本豐田的全球銷量約為471.6萬輛,美國通用的全球銷量約為467.4萬輛,而比亞迪今年6月份才剛剛突破總產銷10萬輛的大關,其年內的出口計劃也僅為1萬輛。即使是在自主品牌陣營,涉足汽車業僅4年的比亞迪目前銷量也遠遠不敵累計產銷已過百萬的奇瑞。

                                                                                            不過王傳福仍堅持稱,比亞迪的鐵電池和電動車就是改變世界的 “核武器”。當然,僅有技術還不足以讓比亞迪產生攪動世界格局的威懾力,縱覽全球,幾乎所有的汽車巨頭都在新能源探索方面投入巨大且各有斬獲,比如美國的氫燃料技術、歐洲的柴油技術等,很難說比亞迪的技術就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

                                                                                            但是比亞迪的鐵電池卻是最有可能實現商業化的顛覆性技術,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它具備了其他新技術尚且無法企及的成本優勢。除此之外,王傳福還從電池及IT制造領域的成功經驗中破譯出一組可有效降低成本的“密碼”,他把同樣的基因復制到汽車制造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的低成本生產組合拳。

                                                                                            而這能成為比亞迪撼動全球車市的力量源泉嗎?

                                                                                            技術顛覆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比亞迪自主造車的經費幾乎全部來自手機電池創造的利潤,電池、IT制造和汽車制造就像比亞迪的兩只手,一只手賺錢,一只手準備改寫歷史。

                                                                                            香港上市公司比亞迪(1211.HK)的市值現超過300億港元,根據其2006年度財報,整個集團去年的收入達到129億元,稅前利潤14.28億元,但它仍然不可能像其它財大氣粗的企業那樣什么都靠用錢買。

                                                                                            錢要用在刀刃上,技術出身的王傳福認為這個刀刃就是技術研發。涉足汽車業以來,比亞迪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總投入已達15億元,目前它在上海的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00名專職的汽車研發人才,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汽車研發工程師。此外,比亞迪還在深圳建設了一個中、高端車型的研發基地,現已初見雛形,未來將與上海研發中心形成互補格局。

                                                                                            比亞迪還很清楚自己搞研發的目的是在市場終端?!拔覀冎醒胙芯吭旱目萍汲晒D化率一直都保持在95%以上?!毕闹伪f。夏治冰是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負責汽車銷售。

                                                                                            王傳福知道,作為一個后來者,沒有任何汽車制造經驗的比亞迪很難在傳統機械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核心技術上實現超越,惟一的出路就是避免蠻干硬拼,整合自己在電池制造領域的優勢資源,闖出一條發展電動汽車的新路。

                                                                                            能把這條新路拓寬為康莊大道的“核武器”正是比亞迪的鐵電池。作為從汽油車到純電動車的過渡產品,比亞迪剛剛發布的雙模電動車正是鐵電池商業化的探路先鋒。比亞迪聲稱,搭載了鐵電池的比亞迪雙模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可行駛100公里,純電動車可行駛350公里。這個數字就連豐田也感到難以置信,今年夏天,豐田宣布插座式混合動力汽車開發成功,這款類似于比亞迪雙模電動車的車型一次充電后可行駛里程也不過13公里。

                                                                                            “比亞迪的鐵電池絕對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笨侩姵仄鸺业耐鮽鞲E闹馗瑥娬{,他的底氣來自鐵電池幾乎已觸手可及的商業化前景。

                                                                                            夏治冰還為消費者算了一筆賬,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15度,這只不過是幾塊錢的事,但是如果是汽油車則需要花費30元甚至更多,而且比亞迪的雙模電動車在充電站快速充電10分鐘就可達50%的電量,在家使用普通插座慢速充電,充滿也只需9小時?!叭加投愰_征很有可能成為比亞迪電動車的‘啟爆器’?!逼嚇I資深專家賈新光雖然不能確定比亞迪的鐵電池是否真如王傳福所說那樣 “神通”,但他相信,當燃油價格不斷沖破人們的心理防線之后,電動汽車的市場空間不可小覷。

                                                                                            低成本密碼

                                                                                            在比亞迪的手機電池生產車間里,生產線上的工人井然有序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熟練操作著屬于自己的那道工序,傳送帶從頭到尾滾動一次,一塊諾基亞或是摩托羅拉的原裝電池就誕生了。

                                                                                            這種半自動化生產方式,原始得有些可笑。但這卻是比亞迪在短期內迅速擊倒三洋、松下、東芝等日本電池制造巨頭的秘密武器。

                                                                                            王傳福心里有一個清楚的賬本,中國的人力資源豐富且便宜,與昂貴的機器和設備相比,能形成明顯的成本優勢。比如,比亞迪第一條日產4000個鎳鎘手機電池的生產線花了1000多萬元人民幣,但同期日系廠商的生產線至少花了幾千萬元。

                                                                                            這種以人力為主的自制生產線還讓比亞迪能夠對市場變化做出最迅捷的反應。當三洋還在為某個市場需求的變化而費力地進行生產線改造或是重建時,比亞迪只需對設備稍作調整,再將工人快速培訓一遍就能拿出順應市場需求的最新產品。對于人工操作可能造成的質量不穩定,王傳福則使用大量夾具來校正。

                                                                                            同樣的生產模式也被比亞迪復制到汽車制造上來,一組可查詢到的數據顯示,在引進上百臺套世界領先的整車制造和檢測設備基礎上,比亞迪啟用自主研發的汽車沖壓設備360項,調試自主研發的汽車焊接設備825項,安裝自主研發的汽車涂裝設備656項,整合自主研發的汽車總裝設備412項。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比亞迪自己做產品不說,就連生產產品的設備和生產線也親力親為,但這恰恰是王傳福對豐田精益化生產理念的透徹理解和巧妙運用,即充分利用中國的人力資源優勢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目前,比亞迪全球的員工已達到10萬人以上。

                                                                                            除此之外,比亞迪實現成本最低化的另一個殺手锏就是幾乎自給自足的配套方式。2003年1月,王傳福力排眾議收購了陜西秦川,為比亞迪進軍汽車業順利拿到了“準生證”,但是早在2002年7月,比亞迪已經和北京吉馳汽車模具公司簽署了重組協議,并成立了北京比亞迪模具有限公司。

                                                                                            這透露出王傳福造車的逆向思路,要造車就要先把零部件做起來,這一點也是比亞迪與其它自主品牌發展思路上最大的不同?!斑@輛車上除了輪胎,你能看到的東西幾乎都是我們自己造的?!币晃槐葋喌蠁T工指著廠區內的一輛F3對記者說。

                                                                                            這讓比亞迪的零部件采購具有其他企業無可比擬的成本優勢。以模具為例,模具開發是新車上市的第一大項支出,而比亞迪擁有的模具廠在為通用等世界著名汽車品牌供應模具的同時也能自給,世界領先的IT電子產品生產及研發配套部門也能讓諸如GPS、空調之類的電子設備完全實現自給。

                                                                                            “汽車上的一個電子小部件,我們一個事業部捎帶手就做了,如果從外面采購需要一二十元的東西,我們自己做可能只需不到兩塊錢的成本?!北葋喌蟽炔咳耸客嘎?。

                                                                                            比亞迪希望把握諸如發動機、模具之類的核心技術,對成本影響很大的零部件也要自己制造,不過對于未來電動車時代將不再需要的變速箱,比亞迪不打算浪費精力?!皬U掉變速箱”,這句王傳福的名言還曾招致眾多變速箱生產企業的不滿,甚至成為了業內譏笑王傳福不懂汽車的由頭。因為在傳統汽車人看來,汽車有上萬的零部件,涉及到人的生死,造車哪能那么簡單。

                                                                                            比亞迪的硬傷

                                                                                            “這是王傳福的一次豪賭?!辟Z新光評價說。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2015年中國汽車產量將超過300萬輛,王傳福稱那個時候,比亞迪能做到150萬甚至200萬輛的規模。但是去年,比亞迪的汽車銷量數字是6萬輛,即使比亞迪隨后上市的每款新車都能保持目前F3月銷過萬的水平,它離150萬輛目標仍然還差十萬八千里。

                                                                                            因此,王傳福賭的是未來電動汽車能全面顛覆傳統汽油車,就像數碼相機消滅膠卷相機一樣,如果電動汽車時代真的來臨,那么比亞迪完全可以憑借核心技術形成行業壟斷。這個想法很有魄力,但也要冒很大的風險。

                                                                                            首先最現實的一點就是,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將只能陳列在博物館,而無法穿行在大街小巷。沒有哪個消費者愿意買一輛不能便捷充電的電池車,無論這個車用起來有多么省錢。

                                                                                            而常年埋首于技術研發的王傳福卻恰恰疏于和政府溝通,就連致力于電動汽車發展的科技部部長萬鋼也搞不清楚比亞迪究竟在做些什么。甚至當王傳福放言要做“世界第一”時,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都還沒能上發改委的新車目錄。

                                                                                            “比亞迪搞的項目是國家‘九五’期間的規劃,思路跟政府的想法有些出入,很難說會不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币晃唤咏娜耸空f。

                                                                                            “電動車的普及不是一兩家企業就能搞起來的,需要很多政府部門的配套和支持,比如充電樁、車庫插座等等,而且推廣也很重要,比亞迪得先讓別人知道電動車是什么?!辟Z新光說。

                                                                                            其次,比亞迪還要承擔來自資本市場的風險。汽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充盈的資金是發展的必要保障,這些年憑借在電池領域的不俗業績,更得益于整個資本市場大牛的良好環境,比亞迪成功讓自己的股價翻了5倍,但是一旦資本市場走熊,或是受到其它不利因素的影響,比亞迪的市值損失甚至可能危及汽車制造的資金鏈條。

                                                                                            再有,在降成本方面煞費苦心的比亞迪還表現出對終端銷售和品牌建設的漠視,因為在王傳??磥?,有限的資金應該充盈到更重要的技術研發中去,而不是用于這些“營銷的花招”。

                                                                                            “比亞迪的VI形象設計和廣告圖片都是自己來做,就連剛換的新標也是自己設計?!敝槿耸客嘎?。但正是這個新標,卻因為酷似寶馬而在海外遇到了紅燈。而比亞迪內在的品牌形象也因為疏于經營,難以支撐起比亞迪汽車的產品線。在剛剛下線的中檔轎車F6上,比亞迪品牌力的不足也成為明顯的短板。同樣,比亞迪在營銷網絡、服務水平、產品宣傳等產品之外的軟實力方面,都與“洋品牌”有著巨大的差距。

                                                                                            這樣的思路在電池及IT領域是完全可行的,因為比亞迪不需要創自己的品牌,而且是OEM方式生產,不做終端銷售,但是在汽車這樣一個極度需要品牌力和銷售力的行業里,“酒香也怕巷子深”。而被比亞迪效仿的豐田之所以今天能成為世界老大,其強大的銷售力功不可沒。

                                                                                            “比亞迪要成為全球第一不太現實,但是應該支持它,現在能源形勢越來越嚴峻,如果它的電動車能夠真的推廣開,那么對汽車社會的影響將是顛覆性的,同時這也是中國汽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希望?!辟Z新光說。

                                                                                            周潔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

                                                                                          車行推薦更多>>
                                                                                            
                                                                                          Copyright(c) 2001-2011 都市風汽車網版權所有 東莞汽車網-網絡第一媒體門戶網站,關注東莞汽車行業動態!
                                                                                          經銷商QQ群:35797966 東莞汽車團購QQ群:35909801 常年法律顧問:王樹江律師 信息產業部備案:粵ICP備09221017-1號 
                                                                                          地址:東莞市南城區莞太路石鼓路段盛嘉汽車城B10號  電話/傳真:0769-23125310  E-mail:19917538#qq.com(把#替換為@)  合作QQ:①19917538  

                                                                                          東莞網絡警察網上報警不良信息舉報工信部備案

                                                                                          精品国产911|国产精品网红尤物福利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精品亚洲AⅤ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