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企負面丑聞縱橫于網絡山水間。起因就是南航拒載之后還不過癮,又在微博口出狂言稱“跟央企玩你玩不起”。此言一出引來網友炮轟無數。作為汽車后市場活躍分子,小編不禁要將它引申到中國的汽車后市場,再延伸到我們的汽修行業,從而發出“跟汽修行業黑暗潛規則玩,你玩不起”的感嘆。眾所周知,近些年有關整個后市場的整治策略一直就沒有放松,但是,黑暗潛規則還是照樣肆虐。我們為什么玩不起?我想,我們所有參與者是時候反思一下了。
近些年對汽車后市場潛規則的揭露比比皆是,想必在媒體的強大號召力下,我們的廣大車主對潛規則也是略知一二了。再次,小編還要不厭其煩的將一些最常見最令人深惡痛絕的潛規則,以便我們分類和他們好好玩。
潛規則一:必換三濾VS隔一次換一次
換三濾是4S店常用的忽悠策略,通常每輛車5000公里進行一次保養,也就是換一次三濾,但是大部分4S店要求車主每次保養時會建議換三濾,這樣可以有更多的利潤可圖。但這些4S店總是只給換兩個,空濾給省了是經常的事,有時汽濾也被省略。
要跟這種貓膩完,我們就要足夠懂自己的愛車咯,如果不懂也沒有關系,我們的專家給您的建議就是:汽車廠家多要求5000公里換一次,但這也要視車子的使用和保養情況而定。如果車常年在小加油站加油,跑鄉村土路、在山間丘陵長途行駛,2000公里就應該換一次。如果車況保養良好,城市里開車的話1—2萬公里換一次即可。一般來說,三濾每15000—20000公里換一次,也就是說,保養時隔一次換一次就足夠了。
潛規則二:忽悠換零部件VS刨根究底
整個汽車后市場都存在著一個共有的通病,那就是使勁給你推銷零部件,恨不得將你整個車都給你重新組裝。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消費者一定要放平心態,刨根究底,多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給我換,新的和舊的之間的差別在哪里?能不能拿新零件來我對比一下?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不能被他的三兩句忽悠的話給蒙混過關。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多關注汽車維修與保養(微博)方面的常識了。為了不花冤枉錢,在日常生活中多投入一些也是應該的哈。
另外,在更換汽車部件的時候,車主最好能在現場,例如減震器、電子油泵、風扇、保險杠、翼子板等,不然有些人就會以舊當新,將沒有問題的原裝部件拆下來換上舊的修復件,還有就是讓4S店把拆下來的舊配件拿走。
潛規則三:增加項目VS打定主意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汽車修理廠都標榜自己的是統一定價,但是對于保養環節的多少卻沒有統一的標準,而各個環節中涉及到的設備更換更是沒有準繩,消費者很容易受蒙蔽。
專家指出,越來越多的4S店已經不在價格上做手腳,而是通過其他手段謀取利益。增加保養環節就是最為常見的一招。其實,在保養時,車主不必受旁人影響,只需參看車輛保養手冊,按照上面的指示保養即可,其余項目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添加。還是那句老話,一定要站穩腳跟,打著自己的算盤,該做的做不該要的堅決不要。
潛規則四:工時費VS透明化
工時費是后市場說不清理還亂的項目,本來修車沒花費什么資金,可七算八算之后,工時費卻花費了高額的工時費。對于這樣的現象呢,我們的行業媒體也是呼吁了好久了,不過,企業是不會放了這塊肥肉的,你們忽悠你們的,我們照例執行我們自己的。面對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好辦,消費者在修車前就要求他提前公示收費價目表,最重要的的是工時費價目表,之后,按照這個標準來繳費。最重要的,如果不是非常忙或者超長時間的維修工程,我們的車主一定要在現場“督查”。親自監督他將整個汽修過程完成。
整個市場需要規范毋庸置疑,但是,在這個漫長的整治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和潛規則玩,和潛規則斗,用我們自己的智慧來應對黑暗勢力。大聲對潛規則喊出,和車主玩,你才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