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之余還賣紅酒面粉 奇瑞該不該跨界?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2月22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奇瑞不僅賣車,還賣紅酒和面粉。負責此事的是奇瑞海外事業投資有限公司,其職責除了在海外投資建廠、賣車,還順手在非洲和南美做些國際貿易。
幾乎與這個消息同時被爆出來的還有,奇瑞在2月初裁撤了旗云汽車事業部,標志著試行了兩年的事業部制清零。兩個消息放在一起,不免讓外界有奇瑞不務正業、愛折騰的評論。
奇瑞該不該賣酒?換言之,此時的奇瑞該不該跨界,搞副業。在這里,我不想分析奇瑞和它的合資伙伴是否在海外有足夠的政商、渠道資源支撐其做國際貿易,只想講一個成功的跨界案例。
眾所周知,米其林是全球最大的輪胎制造商之一,其發明了子午線輪胎,從根本上催動了汽車輪胎行業的發展。同時,米其林在餐飲評論界的名望和影響力,甚至超過其在輪胎界的地位,甚至有廚師因為自己的餐廳被米其林從3星級降為2星而自殺。
從輪胎到美食指南,米其林這個界跨得足夠遠。起因很簡單,100多年前,米其林兄弟在推銷輪胎的時候,想到了輪胎的用戶在開著車出游時需要一本地圖,于是,他們就做了一本旅行指南。這就是被自駕游愛好者奉為紅色圣經的《米其林指南》,其中就對旅行可能會光顧的餐廳、酒店進行了評級和點評。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每年更新的《米其林指南》就成為了餐飲評論界中最富盛名的寶典。
講這段故事是想說明,企業并非不可跨界,但一定要跨出品質來。做輪胎和做旅行指南,在企業核心精神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做精、做好,做到行業首屈一指的地位。否則,那不叫跨界,而是投機。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勞斯萊斯是頂級名車,同時也是卓越的飛機發動機品牌;標致生產汽車,也生產胡椒研磨器;本田和豐田在行走機器人方面也是全球頂級的。這些跨國車企,幾乎都有自己的跨界生意,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成功的因素是相同的,那就是專業、專注和高品質。
奇瑞的跨界投資不是第一次了。在造船、港口、工業機器人等方面,奇瑞都有所涉足。但與主業的情形是一樣的:做了,但難言做好。
不僅是奇瑞,很多行業的民族企業,心態都很急。他們成功賺錢的因素是靈活、敢干,而他們沒有做大做強的原因是太靈活,太敢干了。最近幾年,多家民族車企的發展路徑可謂是試錯——改正——再試錯。
賣酒,或許不會影響奇瑞做主業的精力,甚至還會幫其賺點錢。大名鼎鼎的豐田通商也是多元化的。但問題不在于該不該賣酒,而是奇瑞們做任何產業,有沒有必須做好、做精的決心。否則,只能是個靈活的投機生意。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