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自主是否會落入“高端陷阱”?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侖 日期:2013年02月22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北汽與戴姆勒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人們對此反應不一,有人說北汽占了大便宜,有人說是雙贏,也有人說只是一場前景難料的資本游戲。我以為,雙方都不是傻子,如果把這筆交易中那些被人故意掩蓋的細節都擺出來,應該是博弈均衡的結果。相對多方股比交易,我更關心的是,戴姆勒將現款奔馳E級車加長版V212平臺技術“無償許可”給北汽股份。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大便宜,但誰能保證它不會成為一個大包袱呢?
導入E級平臺顯然是為了托舉北汽自主品牌旗艦車型——C90。這款去年北京車展上亮相的概念車是一款中大型C級車,也就是行政級轎車,據說將于2014年上市。但關鍵是能不能賣好。
先看國內行政級轎車市場的演變,雖無尸橫遍野的場面,卻不乏殘花敗柳的出現。競爭者包括美系、日系和歐系品牌的十多款車型,其中有的早已落荒而逃,有的(日產天籟)被打回原形,有的仍在慘淡經營,有的一直難成氣候,德系三強居統治地位,其中奧迪A6L的銷量又比寶馬5系和奔馳E級加起來還多。
再看自主品牌,只有基于豐田行政級轎車平臺的紅旗HQ3和盛世曾先后在這個市場上比試過幾年,兩年前就已黯然退出,如今正準備以H7之名、借高端公務車改革之利,卷土重來,前景依然不甚明朗。自主品牌的排頭兵奇瑞2003年就曾宣布,到2008年前建成一個高檔C級車平臺,如今卻在B級車天花板上彈了回來。
問題是,在行政級轎車市場上,且不說絕大多數著名外資品牌的車型生存困難,就說紅旗車型,雖頭頂中國價值最高自主品牌的光環,全套豐田先進技術武裝,以一汽集團雄厚的人才、技術、資金和政府資源做后盾,都難站穩腳跟,底子不夠厚實的北汽自主高端車型又能有多大勝算?
不用說行政級轎車,即使是低一級別的B級車,也就是中高級轎車,已被證明是絕大多數自主品牌的天花板,至少目前是如此。在這一市場上,前24名是清一色的外資品牌車型;多少個試圖“高端突圍”的自主品牌車型鎩羽而歸,剩下的15個左右的自主品牌車型中,只有吉利帝豪EC8、一汽奔騰B70、奔騰B90的月銷量上千,而且與外資競品相比,主要還是靠拼價格——把B級車當A級車(緊湊型轎車)賣。當初自主品牌的“高端突圍”,現在看來更像是“高端陷阱”。
唯一的例外是上汽榮威950,其設計、技術、性能和制造工藝即便在合資品牌同級車型中也屬一流。以與合資品牌同級車型對標的價格,榮威950月銷量能超過500輛大關,實屬不易,其背后是作為中國最大車企的上汽集團30多年積累起來的強大體系能力、榮威品牌7年的市場歷練和尚未被撼動的上汽自主品牌長遠規劃。
即將上市的北汽中高端品牌紳寶D系列采用薩博全新一代B級車平臺,成本很高,只能與榮威950一樣走高端B級車的路數。這注定是一條極為艱難的路,風險極大,不僅需要大量的、可持續的投入或長期輸血,還要像榮威那樣耐得住寂寞,切忌急功近利,咬定高端路線,堅持不懈地穩扎穩打,循序漸進,不為輿論壓力和國企政治所動搖。北汽能做到嗎?
紳寶D面臨的挑戰尚且如此,北汽C90只會更難。
上比眾多外資品牌行政級對手,橫比老牌豪華自主品牌紅旗,下比外資品牌B級車和自主品牌高端B級車,北汽C90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乃至找出成功的理由,都屬不易。
C90的底盤技術雖然是免費的(這個級別的整車技術轉讓費通常為9億元人民幣左右),但車身設計和開發恐怕要北汽自掏腰包,由于批量太小,成本將遠遠高于現成車身技術的引進;底盤、車身和動力總成中無法與奔馳E級車共享的零部件配套及匹配測試,必須自己搞,同樣由于批量太小,高檔車的要求又很高,成本會奇高;可以共享的零部件隨著奔馳E級車的換代,也將失去規模經濟優勢,由批發價變成零售價;建立豪華品牌經銷商網絡,樹立、傳播和維護豪華品牌形象,也將是一筆長期不斷的巨大開支……如果到頭來年銷量不行,北汽很有可能陷入自主品牌的“高端陷阱”。
當然,如果北汽咬定高端路線,像上汽和一汽那樣,落入“高端陷阱”也不怕,爬出來咬緊牙關繼續走,直到迎來轉機。但上汽和一汽體量大、底子厚,從陷阱中爬出來相對容易。北汽能嗎?
此外,北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先后推出低端的北汽E級,中高端的紳寶D和高端的C90,應該是檔次不同的三個品牌,魄力大、攤子大、耗資大、費力大、風險大,這在自主品牌中恐怕無出其右。結果會如何,值得人們特別關注。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