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競購菲斯克:東風吉利打的什么算盤
來源:深圳汽車大世界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2月25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今年一月,吉利才以1億美元吞下瀕臨破產的倫敦黑色出租車制造商—英國錳銅公司,現在又覬覦美國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菲斯克。
近幾日關于東風汽車和浙江吉利集團競購美國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菲斯克的消息甚囂塵上。
先傳出東風汽車欲以22億美元收購菲斯克85%的股權,接著又曝出吉利也加入了這場爭奪戰。
據路透報道,吉利已派工程師團隊前往加州開展技術評估,而且吉利也因為其靈活的決策體系和海外收購的經驗更受菲斯克高層的青睞。
如果說收購錳銅公司是為了發揮品牌協同效應和拓展出租車市場,那出手菲斯克則透露了這家傳統汽車制造商進軍電動車行業的野心。
各取所需:東風要技術,吉利欲入美
據博斯咨詢公司汽車團隊總監彭波介紹,東風和吉利競購菲斯克的目的不同。東風劍指菲斯克在插電混合動力的先進技術以及其美國核心團隊的價值。吉利看重的則是市場準入。
沃爾沃在插電混合技術上已經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吉利近幾年也在電動汽車上有所布局,因而吉利更希望憑借菲斯克來打通美國市場。
但由于經歷了前兩次收購,吉利的資金面趨緊,而且沃爾沃的銷量和盈利能力有限,導致其未能給吉利創造可觀的現金流,再加上研發投入大,吉利在這一場收購上會更加謹慎。
東風是中國央企,盈利能力強,又有國家政策資金的扶持,因而東風的贏面更大,也更愿意承擔風險。
回顧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動向:
2011年李書福以個人名義斥資2億元認購澳大利亞鋰礦,去年吉利又和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山東衡遠新能源科技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今年二月份,李書福與康迪車業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
雖然吉利已經有純電動車EK-1、EK-2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EC7、EC陸續面市,但其銷量微乎其微,這也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銷售疲軟有關。
菲斯克到底什么來頭?
菲斯克是汽車行業中一家“劍走偏鋒”的車企。
他的創始人是阿斯頓馬丁和寶馬汽車設計者Henrik Fisker。公司唯一的一款車型—增程式電動汽車Karma自從2011年推出以來,價格一直維持在10萬至11.6萬美元之間。距今已銷售了大約2000輛。賈斯汀比伯和萊昂納多都有一輛菲斯克Karma坐騎。
在純電驅動時,Karma的行駛里程為80公里,電量耗盡后啟用汽油發動機可再行駛403公里。但這一性能在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里不算強勁。售價約4.4萬美元的雪佛蘭沃藍達在電力驅動下最高可行駛80公里,在滿油箱情況下,可另外延長續駛里程553公里。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