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隨著用車觀念的改變,小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但如果你到市場上去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小車,還真是一件難事。很多廠家都給自己生產的小車身上貼上了“精品”二字,當你到經銷商處選車的時候,他們都宣稱自己賣的車子絕對是小車中的精品。但如果你來個“望、聞、問、切”,卻會發現,不少號稱“精品”的車型令人失望:外形不時尚、線條不流暢、內飾粗糙、配置也談不上精品。
記者點評:
記者去年在參加東京車展時,發現在日本小車相當流行。很多日本人都對小車本身的精致度感到滿意。日本的小車不僅外形時尚,內飾也很精細,配置、安全系數甚至高于小車這個級別的水平。反觀國內市場上的一些小車,低價低質,造成了“小車不精,精品不小”的狀況。
“性價比最高”
“性價比最高”這幾個字或許你并不陌生,無論是在廠家的廣告中,還是在銷售人員的口中,其所表達的意思無非是這輛車性能、質量都很好,但價格卻是同級別車中最低的。
記者點評:
車市中確實有性價比較高的車型,比如有的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共線生產,底盤、發動機、變速箱與合資品牌其實是一樣的,但價格卻與合資品牌相差很大,這樣的車確實有較高的性價比。但有的車子做工粗糙,僅聽開關門聲你都不放心,它也提性價比,這樣的車你敢買嗎?
“最省油”
時下準車主最關心的除了車價外,恐怕就是油價了。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促銷場面:在同級別車型的對比宣傳中,車商往往標榜自己賣的車是“最省油”的。
記者點評:
在這個全民關注節油的時代,眾多車型都將節油作為了一個賣點,問題是他們大多提的都是理論油耗,當你買了之后,才發現事實與“最省油”相去十萬八千里。記者的一位朋友,曾買了一輛宣稱最省油的車子,結果其油耗居然達到了百公里18升!
濫貼標簽“活”不長
針對一些廠家、商家在宣傳產品時愛亂貼“標簽”的現象,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標簽內容已無新意,一味濫用會給人們造成一種審美疲勞。而且,如果所銷售的車型實際情況與宣傳內容不吻合,最終會影響產品口碑、產品形象,以及產品在市場上的存活周期。為此,業內人士認為,廠家、商家應少貼標簽,多做實事,譬如做好售后服務、企業文化,讓消費者感受到切切實實的益處,這才是能長期留住消費者的明智之舉。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